2021年5月31日 星期一

學烏克麗麗看Tab譜?級數簡譜?五線譜?

 Q:終極目標是不依賴樂譜的情況下,在學習的路徑上是否還是需要樂譜?我的回答用四川話來說是「要的」。

在初學入門的情況裡,我帶我的學生使用的樂譜系統是級數簡譜,也就是1234567的這套樂譜。我要一直到初階的中期才會讓學生看Tab四線譜。並且四線譜只是「會看就好了」,學習的過程中,我主要還是使用級數簡譜系統。
Tab四線譜(或吉他六線譜)是專門為了「說明運指軌跡」而存在的,它不是為了「表達音樂」,它是為了「演示路徑」。這裡面如果只專注在路徑的跟隨上,就會忽略到對於聲音的意識。同時,因為Tab譜在進到單音以上的演奏譜之後就能同時記載和聲與技法,此時對於音樂觀念尚未建構基礎的人來講,會有一些問題例如「不知道自己在彈什麼」。
當然,彈了、聽到了,不就知道了嗎?對。但我說的不是這種「知道」;而是必需瞭解自己現在按的音、彈的弦,它在整個樂器能呈現的音域範圍中的相對位置在哪裡、絕對位置在哪裡?這個音在現在曲子裡的定調中是什麼角色、在整個十二平均律的規則定位中又是什麼角色、它前面是誰?後面是誰?...這些思考的工作在Tab譜中並不需要被執行,所以我認為Tab譜不適合做為主要素材。
---------
級數的數字簡譜優點之一在於調性轉移換算的快速,這對於現代音樂有不錯的應用;而且在限制極多的樂器(如烏克麗麗)上編曲,調性的移轉是家常便飯,更熟練的思考會有很大的助益。
前置作業如果我們在C大調來做為學習,會先令C=1,但是這時候就需要知道1卻未必=C,1可以=CC#DD#EFF#GG#AA#B這其中任一個,其後遵循著大調音階的全音半音關係,可以推算到各個調去加以熟練,然後再實際應用到彈奏上。
對應回樂器的指板、琴格、孔位或琴鍵上,就可以將級數簡譜記載的資料在樂器上操作出來。一份級數簡譜識讀之後,可以將其運用在任何需要表現的樂器上。所以例如我若用這本級數簡譜的課本來教烏克麗麗,那我也一樣用它來教鋼琴、教直笛、教口琴、教陶笛。
簡譜系統進到一定熟練度之後,我會建議有興趣涉獵更多資料的同學去認識五線譜,這為的是更多不同的音樂有一些會記載在五線譜上,而並無數字簡譜。而五線譜有一個優點我認為是可以從它的起伏就看出曲子進行的旋律聲線,它一眼望去就可以基本看得出這一樂句的變化或走勢,跟股票差不多概念(誤),一旦稍加確認五線譜上的細節與關鍵之後,就可以很輕易的將整體掌握住,包含節拍在五線譜這套符號系統也是非常分辨清楚。
------------
而Tab四線譜我認為到了進階之後,是很有意義的,因為透過Tab可以清楚記載一個編曲者它在樂器上的安排。由於烏克麗麗or吉他都具有「同一音有一處以上」的特性,所以和聲與旋律的走位有許多的選項,甚至處處受到彈奏者的手指擴張與運動能力影響;也受到樂器本身的硬體條件影響。四線譜可以很忠實記錄這些路徑,提供給演奏者參考與臨摹。
但在Tab四線譜的學習上,我則是認為「必需懂音樂理念」才來看,才不會「盡信譜而無譜」。我舉個例子,Tab譜上寫著這個音要彈某一弦某一格,但是你的狀況是1.你的手指跨不到位(暫時擴張不到or來不及) 2.你的琴在那裡的音準或共鳴不理想. 此時,不具備音樂理念的你因為沒有辦法判斷譜上的記載是否合於你的能力或狀況,你就只是硬練,好吧但結果就是即使彈出來了也不怎麼好聽、怪怪的;又或者是覺得練起來實在很難、好像超級不人體工學似的。
這是當然,因為人家的譜是人家彈得到的東西寫下來的,未必就適合你的狀況;你因為沒有編曲意識與分析理解能力,只是照著操作的情況下,所以常常很容易有這個問題。
-----------------
我記得許多年前,台中的、台北的、屏東的三位老琴友打算合力出一本演奏譜,其中就將同樣一首曲子分成3種不同難度的編曲來示範;這書後來並未順利付梓,但是這個想法我覺得很好。雖然在出版上很佔篇幅,但我相當同意。一首曲子按照不同程度,本來就可以有三種、五種,甚至是十種的難度來編曲,而每一種編曲寫成Tab四線譜就是一種版本,就算其中速度都一樣,但是「密度」或「跨度」稍有不同,難度便會不同。三個老仙現在都不彈烏克麗麗了,這故事就不繼續說也罷。
----------
那麼怎麼辦? 所以我的想法是讓學生透過數字簡譜去熟練樂器的操作,然後使用簡譜系統去練習編曲,自己編曲。而這個編曲的考慮不外乎是旋律、和聲、節奏、音色等變化的組合搭配,再加上穩定的演奏呈現,其實就夠好聽了吧? 而這樣的訓練有很多時候必需在腦袋與樂器之間反覆地思考與嘗試,因為「理論上是這樣」但到樂器的安排上卻未必是理論這樣;而樂器上的安排看似這樣合理了,可是彈奏的操作上可能又會遇到另一個問題而必需取捨或調整(例如前面提到的跨度能力或音準問題),這又是實務上的事情了,實務上的事情必需要由實務上的經驗來準備與克服,才可以建立「實務上的能力」,而什麼是實務上的能力?我認為就是「實力」。
所以我倒也不太寫Tab四線譜給學生,我最多就是把學生要練的曲子用自己的能力彈奏出來先,發個作品,做一個展示。但我能做到的,同學以現在的功力火侯可能未必做得到,那就要去想一個自己可及的路徑,去編排一個比較適合自己現在能力的版本。
你也會彈〈小星星〉、我也會彈〈小星星〉,但我們兩個彈的是怎麼不一樣?關鍵就並不在我的譜比較難啊...那是有很多觀念與能力要具備、要建立、要鍛練的。而我覺得要知道旋律在樂器上的可行路徑有哪些、要知道和聲在樂器上的表現方法有哪些,甚至也要知道在表現和聲的每個當下,有什麼一定要、什麼不一定要......很多考量,都不是你一開始想編什麼歌你就編得到,你可能連〈小星星〉都要練習編編先...
而這些透過Tab四線譜來建立的話,我認為並不容易、效果也不集中,Tab譜更重要的應該是在表達路徑的功能,這是因為烏克麗麗or吉他具有「一音一處以上」的特性。否則鋼琴怎麼不用Tab譜呢?
--------
而級數簡譜在腦海中可以對應到的是「唱名」,它不是現代人的原創,在幾百年前的歐洲就開始使用了,目的就是為了幫助人們更容易記住音樂、感受音樂。而Tablature(簡稱Tab)本身就是做為一種「指法譜」的存在,跟拳譜差不多意思啦!你以為拳譜是給誰看的?拳譜是給「會武功的人看的」,否則《武狀元蘇乞兒》又怎能在一夕之間掌握17掌的降龍十八掌、又怎能在一瞬間看懂、貫通第18掌呢?
級數簡譜雖然缺點在於需要經過思考與轉換才能對應在琴鍵或者琴格上,但是這個轉換的訓練卻恰好是我們彈奏這種「一音有一處以上」的樂器需要思考的,因為當去到一個目的地有一個以上的路徑時,每一次都要經過考慮,否則就是盲走瞎走;而經過多番訓練之後,走起來其實也就「輕車」因為「熟路」了。
雖說正統音樂教育會視數字簡譜為不正式的記譜方式,但是偶爾有看過一些大師級的音樂家的手稿發現,其實在寫歌的時候,用的也有是數字簡譜,又有何不可?我們知道在體系裡面,就是有體系的考量,它們會需要一套可以溝通無礙的東西;但這與認識音樂的本質不一定有關係,要緊的是我們去真正認識到樂譜背後承載的音樂而不是只把符號看在眼裡操作在手上而已。
-----------
So,小結是,Tab譜絕對有它的用處,而我也並非不使用;但是在訓練與建立學生的時候,我有更多的考量,所以會以級數簡譜為主;等到建立起基礎的音樂知識理念的時候,搭配Tab譜來說明運指的構思與把位的銜接、和聲的取捨...等問題,那真的是可以。
但如果僅以Tab譜為主,就少了許多練習思考的機會,建立起來就會比較慢,甚至會疏於注意,往往彈了很多年的Tab譜,卻還是不瞭解一些基礎的調性觀念或音階常識,那就不好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